焦点新闻

我校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辅导员工作经验分享交流会

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与学生管理水平,我校于10月30日在博物馆报告厅举办了2025年秋季学期辅导员工作经验分享交流会,各学院学工副书记、副院长、学工科长以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70余人参会,交流会由学生处处长徐艳丽主持。

会上学前教育学院辅导员朱晓贺、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赵梓同、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赵珊珊、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王嘉宇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。

朱晓贺老师以“师者初心”为核,筑牢思想根基的思政教育、围绕“准幼师”素养细化行为规范的日常管理、学业指导、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,全方位分享育人实践路径。

赵梓同老师秉持“以学生为本”理念,建立“一生一策”动态成长档案精准帮扶特殊学生;聚焦学风班风建设与学生生涯发展,筑牢班级文化,营造浓厚学风;强化思想引领与安全守护,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;同时夯实日常管理,深化“五育并举”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
赵珊珊老师以“以心换心,伴其成长”为主题,分享孤儿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案例,她围绕两名孤儿学生,遵循“平等对待、将心比心”的原则,通过营造集体归属感、落实资助政策、定制职业规划,成为孤儿成长路上的陪伴者、引导者和支持者。

王嘉宇老师从思想教育、学风建设、日常管理、关心关爱、公寓工作五方面分享经验,助力学生思想素质提升、学业发展、守住安全底线、帮扶困难学生并改善生活品质,以“分享、共情、热爱”总结对辅导员工作的感悟。

徐艳丽在此次会议总结中,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。一是夯实工作基础。以立德树人、协同育人为导向,工作方法上做到勤观察、快响应、善联动、重实效;与学生沟通时坚持倾听、共情、析因、找解,筑牢工作保障。二是聚焦学业成长。强化思想引领与学生角色认知,推行分阶段学业指导,大一侧重“职业认知”、大二聚焦“技能强化”、大三冲刺“就业攻坚”,助力学生稳步发展。三是筑牢心理防线。结合学生管理重点,做好心理教育“三观察”,密切关注学生情绪波动(沉默/暴躁)、行为异常(缺课/独处)、言语暗示(负面表达),守护学生心理健康。

此次交流会为辅导员搭建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,促进经验共享与思路碰撞。下一步将梳理本次交流成果,推动辅导员工作经验转化与辐射,持续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,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质量,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

来源|学生处(团委)

初审|董凌辰

复审|徐艳丽

终审|许丹彤

分享到:
最新动态